中俄法律网--专业创造价值
我想去旅游 体验俄罗斯民俗风情 旅游
历史风云
当前位置: 中文版历史风云历代帝王

俄罗斯的第一个女皇 ——叶卡捷林娜一世


作者:黄轶男   来自:俄罗斯新闻网   点击数:   编辑时间:2011-2-9 14:08:39

 

叶卡捷林娜对彼得大帝后半生的的影响是巨大的。两人在1703年相识,1712年举行大婚,直至1725年彼得去世,在一起共生活了二十余年,叶卡捷林娜对彼得的脾气和秉性可以说了如指掌。尤其是在普鲁特河战役后,彼得大帝对叶卡捷林娜的关系已经不能用恩宠有加来形容,而是多有倚重。彼得一世曾在1722年和1724年两度下诏,宣布叶卡捷林娜将继承皇位,由此可见叶卡捷林娜在彼得心目中的地位。

 

彼得大帝这个人很有性格,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空前绝后,独一无二的,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也不太容易找出类似的例子。比如当年镇压射击军叛乱,亲自上阵行刑,抡起斧子砍人头,或者在挫败推翻他的阴谋败露后,将参与其中的皇子阿列克谢,也是和前妻洛普辛娜所生独子,投入监狱,折磨致死。没有了皇位继承人,彼得就很努力地和叶卡捷林娜生孩子,想生下一个儿子立为王储。两人终于有了一个儿子,起名为彼得,但是很遗憾的是他幼年夭折了。这样彼得的直系后代只有阿列克谢的儿子,也就是彼得的孙子,也叫彼得。

 

为什么彼得曾两度下诏,宣布叶卡捷林娜为继承人呢?原因在于1722年第一次下诏后不久,彼得一世就发现叶卡捷林娜与人私通。经过调查,和叶卡捷林娜私通的不是别人,正是彼得少年时代情人安娜·蒙斯的弟弟,时任皇后副官的维利·蒙斯。

 

这段历史真相到底如何,至今仍存有疑问,但无论如何,彼得一世在这个时候做出了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的决定:逮捕维利·蒙斯,砍头,然后把蒙斯的人头装在一个大玻璃瓶子里,为防止人头腐烂,里面还灌满酒精,送给皇后叶卡捷林娜。这还不算,按照彼得的命令,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礼品就放在皇后寝宫,意思是让叶卡捷林娜天天能够和砍了头的情人相见。叶卡捷林娜每日起居,有此"厚礼"在侧,那心情可想而知。

 

17251月,彼得一世逝世。由于彼得在临终前没有留下遗诏,指定继承人,朝中各派势力就在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发生冲突。枢密院大臣们总体上分成了两派:一派以戈利津公爵(彼得一世以后,按照欧洲习惯制订爵位)为首,主张立彼得的孙子彼得为帝;另一派以缅什科夫公爵、托尔斯泰伯爵等为首,主张立叶卡捷林娜为帝。两派主张的动机当然都是出自自身利益的考量:戈利津公爵想通过彼得登基,恢复世袭贵族在俄罗斯的影响,甚至有可能放彼得一世前妻洛普辛娜出来,共揽大权;缅什科夫公爵等人出身低微,完全凭借战功或者政绩达到高位,他们保护自己利益的唯一出路就是保留彼得一世的各项法规和制度,而叶卡捷林娜是最合适的代表。

 

彼得一世刚刚过世,群臣就集合在皇帝寝宫,商讨废立大事。在这个过程中,彼得一世生前一手创建的两支禁军队伍,普列阿布拉仁斯基团和谢苗诺夫团起到了关键作用。彼得大帝在世时,这两个近卫团对他忠心耿耿;彼得大帝去世时,他们就转而效忠皇后。

 

正当群臣坐在寝宫里争论谁应该做皇帝时,普列阿布拉仁斯基近卫团的军官们闯进会场,声明禁军支持叶卡捷林娜登基,谁不服,就砍谁的头。反对派大臣们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,先是吓了一跳;接下来又听到外面广场上战鼓齐鸣,原来是普列阿布拉仁斯基近卫团和谢苗诺夫近卫团列队包围了皇宫,众人不禁大惊失色。支持戈利津公爵的一位将军,列普宁公爵起身怒斥禁军军官们,大意是说没有军队将领的命令,谁让你们自作主张,集合队伍的?

 

这时,谢苗诺夫近卫团团长布特尔林上前一步说,是他奉皇后叶卡捷林娜之命集合队伍的,叶卡捷林娜是皇后,彼得大帝驾崩,又没有遗诏,那天下臣民都要听皇后的。随后冷笑一声,补充一句:也包括你在内。

 

在缅什科夫公爵等"拥后派"和禁军的压力下,枢密院大臣们"一致"同意让叶卡捷林娜继承皇位。1725128,叶卡捷林娜登基称帝,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,获得了一个很长的封号,大致可以翻译为"至圣至尊伟大全俄君主叶卡捷林娜女皇",史称叶卡捷林娜一世。当叶卡捷林娜登基做了女皇的消息传遍全俄各地的时候,民众感到很意外,但也没有什么大风浪。当时可能没人能够料到,此后俄罗斯整个18世纪,除了 彼得二世、三世之外的短短几年,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女皇来统治的。

 

叶卡捷林娜一世的统治时间不长,她也不习惯亲自插手政务,国家事务大多数都交给枢密院和最高秘密会议处理,她最多就是过问一下海军事务,因为俄罗斯海军舰队一直是彼得大帝的最爱,他对航海的狂热也感染了叶卡捷林娜。根据托尔斯泰伯爵的建议,1726年成立了最高秘密会议,是国家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。这个会议成员包括缅什科夫公爵,阿普拉克辛伯爵,戈洛夫金伯爵,托尔斯泰伯爵,戈利津公爵和奥斯特尔曼男爵。这六个人中,只有戈利津公爵是世袭贵族。后来又吸收了一名世袭贵族,年轻的多尔哥鲁基公爵进了最高秘密会议。这样一来,原来枢密院的职权大为缩小,变成了类似秘书处一类的机构。

 

叶卡捷林娜时期俄罗斯没有发动对外战争,基本上是和平的两年时间。俄罗斯臣民也很爱戴这位女皇,因为她为人善良,没有什么架子,经常关心民生疾苦。每逢女皇出巡,外面总是人山人海,很多平民百姓和普通士兵都想直接请求女皇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。

 

17274月,叶卡捷林娜患上肺炎,病倒了。当时肺炎是绝症,女皇的病情日渐沉重,最高秘密会议就开始研究皇位继承的问题。这一次朝中大臣和民意站在了彼得大帝孙子,小彼得的一旁。叶卡捷林娜一世和彼得大帝有两个女儿,安娜和伊丽莎白:安娜远嫁德国,丈夫是石勒苏益格-荷尔斯泰因公爵卡尔·弗利德里赫·石勒苏益格,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亲侄子;而伊丽莎白一直是叶卡捷林娜和彼得大帝的掌上明珠,所以叶卡捷林娜就很很想让女儿伊丽莎白继承皇位。

 

大臣们在这个问题上争吵不休,戈利津公爵等人再次强烈要求让彼得登基继承皇位,而托尔斯泰伯爵和奥斯特尔曼男爵等人坚持让伊丽莎白登基,缅什科夫公爵在这时候还表现得摇摆不定。最后,缅什科夫公爵反复衡量了彼得登基对自身利益的利弊后,决定支持彼得,同时还左右病中的叶卡捷林娜一世,把自己女儿玛丽娅许配给彼得,彼得登基称帝,那么缅什科夫以国丈身份出现,权势更重于前了。

 

缅什科夫的临阵投机行为,引起托尔斯泰伯爵和奥斯特尔曼男爵的不满,他们威胁说,两个禁军近卫团站在女皇一边,自然也会支持伊丽莎白公主。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不让伊丽莎白登基,那么不排除武力要挟的可能。缅什科夫吓了一跳,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如此公开以动武相威胁,于是决定将二人除掉。

 

172756下午,缅什科夫带着事先拟好的遗诏,赶进宫中,利用叶卡捷林娜病重的机会,由他人在遗诏上代签,盖上国玺。根据遗诏,叶卡捷林娜一世指定彼得大帝的孙子,彼得为继承人;如果彼得无嗣,则由彼得大帝和叶卡捷林娜一世的长女安娜继位;如果安娜无后,则由次女伊丽莎白继位。遗诏中还宣布,缅什科夫的政敌们,包括托尔斯泰伯爵等人流放西伯利亚。数小时后,晚上9时许,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逝世。

 

叶卡捷林娜一世的传奇人生就像一部童话,从父母双亡的立陶宛农家孤儿,德国路德教士的家仆,再到舍列梅杰夫将军的情人,缅什科夫的管家,最后是彼得大帝的情人,妻子,皇后,直到俄罗斯帝国女皇,可谓人生无常,世事难料。但是,这样的童话似乎也只能在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发生。正如俄罗斯诗人秋切夫所说,俄罗斯不可理喻,难以用常规量度;俄罗斯别具特色,对她你只能折服。